當年龍應台的野火集 點燃了我們青年學子的批判之火
但她也以母親的身份寫孩子你慢慢來
而當她的小安安已經長成十八歲的孩子時
她發現她不瞭解已經成熟的兒子
於是兩人展開電子書信
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就是這三年來的親子溝通
讀了書
非常羨慕她與兒子坦承的對話與書信往來
東方的父母與子女間總有著一定的隔閡
再開明的父母也不太可能有機會與自己的兒子女兒有那麼多的溝通機會
兒子女兒不是忙著與朋友交際活動 就是坐在自己房間對著電腦
父母有些是用威嚴脅迫小孩 有些是看自己管不到 也就完全不理小孩了
有些父母看似開明 可是有些方面卻非常保守
比如說我的父母
直到最近因為要結婚的事
我才發現我的父母是很遵照習俗做事的人
讓我有點無法理解
"因地制宜"的原則何時變得不適用了
兩地的狀況不一樣 怎麼可以把我們這裡的習俗都搬去對岸呢?
雖然後來這件事也沒有甚麼風波的解決了
我還是覺得溝通的狀況是不清楚的
比如彼此無法真正瞭解對方的想法
沒有真正溝通到心靈層次
幸好我們家雖然大家不說 但都是很替對方著想的
記得十幾歲時 我有一次因為生氣就採用冷暴力不跟爸爸說話
結果化解的方式是一封爸爸寫的一封信
讓我讀完之後眼淚直流
知道父母親對我們的付出是我們一輩子都無法還的
之後與父母的衝突不是很多
也許是我們避開了衝突會發生的機會
總是聽父母的話
也不想太多溝通
引爆地雷
家裡自此一切和諧
這種方式不見得是最好的
只能說每一家人的處理方式不同
雖然龍應台與她兒子因為分處兩地
想要瞭解兒子
開始寫的家書
但是內容提的不只是家庭
也交換了對許多時事的想法與兩個不同年齡層人的想法
真的很有意思
溝通不一定順利
因為一開始意識到兩方立場截然不同
不見得可以溝通
但是多溝通 也才能多體諒別人 試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
找出兩方可以協調的地方
這也是這本書的意義
也正如安德烈的序所言 :
"...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 最親蜜 最真實的手印
記下了 刻下了我們三年的三年生活歲月 ...
謝謝你 (指龍應台)
謝謝你給了我這個分...
和你有了連結的分"
有了個與父母連結的分
多令人羨慕
我與朋友的分
建立在照片 對話與書信
與父母家人呢
只能
儘量珍惜可以好好在一起的時光
親愛的安德烈
開啟兩代溝通的方式
只要有心
瞭解不難
- Nov 07 Wed 2007 09:21
【閱讀】親子☆親愛的安德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